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沈少鹤八首 其七 民国初 · 连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论交肝胆凛秋霜,况复深情在渭阳
一语告君如皦日,事亲教子我担当余祭文中有君之父母即余之父母等语)
改正礼书御笔大观四年二月戊寅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三
礼书》卷第一议先奏六乐,后奏黄钟,合用礼神祀神之礼。
先王祀天,各以象类求之。
方其求于幽,则体其道而象其色,璧以圆,犊以苍,日以冬至
以其幽而远,故备乐而求之,自黄钟阳生之律至云门之舞,六变而后天神始降,可得而礼。
其求于显,则体其用而象其色,不以璧之圆而以圭之锐,不以犊之苍而以特之赤,日以上辛。
以其显而近,故分乐而序之,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而已。
夫天帝一也,自其本而求之则曰天,自其用而求之则曰帝,其礼其义、其所其事各异也。
祀天者不可以求帝,求帝者不可以祀天。
天者,昊天也;
帝者,感生帝也。
《诗》曰「皇天上帝」,既曰天,又曰帝,体用不同故也。
今先献以苍,后献以赤。
考《周官》之书,有分而序之之言,无合而祀之之说;
有苍璧四圭之异,无先璧后圭之制;
有苍犊骍牲之殊,无先苍后赤之礼。
夫牲本赤而饰以苍,欲以降神之礼格天,天其可欺乎?
盖自周以迄于今千数百岁,未之有改。
今无所稽据,合其礼于圜丘祀之日,违经背义,不可施行。
礼书》卷第二议设壶尊于坛下。
礼之所施,各有其宜,《礼运》所称,后圣有作,为台榭宫室,以炮以燔,以烹以炙。
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列其琴瑟,以降上神与其先祖考。
其宫曰室曰户,曰堂曰下,盖在寝在庙之制,非丘坛之礼。
考《周书》,酒正掌酒之政令,有酌数,有器量,亦无在上在下之文,于古无所稽,可不须改。
礼书》卷第四议乞立春后上辛日祈谷。
王祈鬼神,各随其事,各协其时,各异其礼。
万物萌于,新于辛。
正月之始和也,上辛,日之初应也。
故祈谷以正月之上辛,不可易也。
立春前遇辛不,于立春后别以辛日,是为次辛,非上辛也。
今岁在庚寅,上辛在丑,立春在申,次辛在亥。
遇丑不而于亥日,则辛之气已过,不逆其气而求之,非礼也,不可施行。
礼书》卷第五议蜡祭增日月于南北坛,罢去二十八舍星次,重复先王制礼,以求鬼神。
或于其所出之方,出其所主之事。
盖日阳月阴,方求神而觐之,则礼日于南,礼月于北。
日出东方,月出西方,求神而觐之,则祀日于东坛,祀月于西坛,各有所主也。
先王之于日月或宾其出,或致其至,或饯其入,或礼之,或祀之,其义不同。
蜡祭兼日月,既祀于东西矣,而又礼之于南北,天无二日,岂不渎乎?
且觐礼所载,觐而礼之,非祀礼也。
今去星次重复,而增日月之祀,重复甚矣,不可施行。
礼书》卷第十一议乞执政以上祭四庙,馀通祭三庙。
礼有等差,以别贵贱。
故庙祭之数,天子七世,诸侯五世,大夫三世,士二世,不易之道。
今以执政官方古诸侯,而止祭四世,古无祭四世之文。
侍从官以至士庶通祭三世,无差等多寡之别,岂礼意乎?
古者天子七世,今太庙已增为九室,则执政视古诸侯以事五世,不为过矣。
先王制礼,以齐万有不同之情,贱者不得替,贵者不得踰。
故事二世者虽有孝思追远之心,无得而越,事五世者。
亦当取而定焉。
今恐夺人之恩,而使通祭二世,徇流俗之情,非先王制礼等差之义。
可文臣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祭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馀祭二世
议乞立庙者居处狭隘,听于私第之侧,又无,则随宜创制。
礼以制情,使贵贱大小各当其分,则礼必有制,制必有数,故不敢踰、不敢紊也。
古者庙在大门之内,中门之左,内示亲,左示仁也。
今臣僚寓居私第,无有定止,礼一下人不立庙,当丽于法矣。
可应有私第者,立庙于门内之左,如狭隘,听于私第之侧,力所不及,仍许随宜。
议乞品官庙视宅堂之制,寝勿踰于庙间数为限,庶几易行。
阳数奇,阴数偶,天下屋室之制,皆以阳为数。
今立庙制寝,观其所祭之数,则祭四世者,寝四间,阴数也。
古者寝不踰庙,礼之废失久矣。
士庶堂寝踰世度僭礼,有五楹七楹者、若一旦使就五三世之数,则当彻毁居宇,以应礼制,人必骇政,岂得为易行?
可今后立庙,其间数视所祭世数,寝间数不得踰庙。
二世者,寝用三间者听(《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三。又见《政和五礼新仪》卷首。)
议:原脱,据右引及文中句例补。
定文武臣至士庶庙祭世数手诏大观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四、《宋会要辑稿》礼一二之二(第一册第五六六页)、《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三
礼有等差,以别贵贱,故庙祭之数,天子七世,诸侯五世,大夫三世,士二世,不易之道也。
今以执政官方古诸侯,而止祭四世,古无祭四世之文。
侍从官以至士庶通祭三世,无等差多寡之别,岂礼意乎?
古者天子七世,今太庙已增为九室,则执政视古诸侯以事五世,不为过矣。
且先王制礼,以齐有万不同之情,贱者不得僣,贵者不得踰,故事二世者虽有孝思追远之心,无得而越,事五世者亦当跂以及焉。
今恐夺人之恩,而使通祭三世,徇流格之情,非先王制礼等差之义。
可文臣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祭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馀祭二世
祠祭用犊疏 五代至宋初 · 田敏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五
臣奉圣旨为祠祭用犊事。
大仆寺供犊。
一年四季。
都用犊二十二头。
唐会要武德九年十月九日诏。
祭祀之意。
本以为民。
穷民祀神。
有乖正直。
杀牛不如礿祭。
明德即是馨香。
望古推今。
民神一揆。
其祭圆丘方泽宗庙已外。
并可止用少牢。
用少牢者用特代。
时和年丰。
然后克修常礼。
又按会要天宝六载正月十六日赦文。
祭祀之典。
牺牲所备。
将有达于虔诚。
盖不资于广杀。
自今后每大祭祀应用骍犊。
宜令所司量减其数。
永为常式。
其年起请以旧科每年用犊二百一十二头。
今请减一百七十三头。
止用三十九头。
馀祠飨宜并停用犊。
至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赦文。
国之大事。
郊祀为先。
贵其至诚。
不美多品。
黍稷虽设。
犹或非馨。
牲牢空多。
未为能飨。
圆丘方泽。
仍依常式。
宗庙诸祠。
临时献热。
用怀明德之馨。
庶合西邻之祭。
其年起请昊天上帝太庙各太牢一。
馀祭并随事市供。
若据天宝六载自二百一十二头减用三十九头。
武德九年每年用犊十头。
圆丘方泽一。
宗庙五。
上元二年起请。
祇昊天上帝太庙。
又无方泽。
则九头矣。
今国家用牛。
开元天宝则不多。
武德上元则过其大半矣。
按会要。
太仆寺有牧监。
掌孳课之事。
乞今后太仆寺养孳课半其犊。
遇祭昊天太庙前三月
养之涤宫。
取其荡涤清洁。
馀祭则不养涤宫。
若临时买牛。
恐非典故。
谨具奏闻。
重修吴季子 唐 · 高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顾野王舆地志云。季子名札
吴太伯十九世孙。吴王寿梦之少子。
长子曰诸樊。次子曰馀祭
次曰馀昧。次曰季札
诸樊立为王。且死。
立弟馀祭。欲令兄弟传国。
以及季子馀祭馀昧卒。
季札。乃让不受。
退耕于延陵。即其采邑。
士人怀德。为之立庙。
山谦之丹阳记。季子旧有三庙。
南庙在晋陵东郭外。北庙在武进县博落城西。
西庙即此是也。昔第五伦会稽太守
禁非正之祀。宜归于一。
故惟存南庙。而二庙被毁。
其后人间悉更复之。南庙后有古墓。
周处风土记韦陟先贤序殷仲堪季子碑皆云。此墓即季子墓也。
墓前有季子。碑者。
仲堪晋陵太守造碑铭。命县人辥玖植碑于南庙。
至永初中。南庙被毁。
迁碑于西庙。今庙前双碑。
左厢者即仲堪所制。右厢梁天监十二年九月延陵县王僧恕所建。
开元七年。自长安左迁润州长史
爰洎十年。太岁壬戌
因巡属县庙于延陵。与县令吴兴沈炎同谒季子
申奠礼也。慨灵庙之岿然。
访贞石而湮灭。询于庙祝。
因睹旧文。虽殷王二君。
延陵而俱没。而前后双制。
与高风而尚存。重镌刻以懿之。
纪年月以显之。呜呼。
来者观此。亦何异乎夫子之大篆也。
大祀用上元舞敕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四
供祠祭上元舞。前令大祠享皆将陈设。
自今巳后。圆丘方泽太庙祠享。
然后用此舞。馀祭并停。
祭说810年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吕和叔曰。祭先之礼。
自天子至于庶人。节文名物。
差等虽繁。然以礼事亲。
其义则一。寝庙虽不崇。
而修除不可不严。牲物虽不腆。
而享饎不可不亲。器皿虽不备。
而濯溉不可不洁。礼虽不得为。
而诚意不可不尽。故斋宿荐彻。
致爱与恭。岂可徇流俗燕亵之常。
同鄙陋不经之事。然虽未能方古。
亦当略举春秋之荐。旬日具修。
三日斋戒。务在躬亲诚洁而已。
近世祭多及旁亲。虽近爱而无义。
礼惟殇与无后。始祭于宗子家。
馀祭皆为祭非其鬼。盖致隆祖者不得不然。
士大夫止当祭五祀耳。山川百神。
皆国家所行。不可得而祀。
近世流俗。妄行祭祷。
黩慢莫甚。岂有受福之理哉。
水旱之灾。止可相率祈祷里社。
至诚斋洁。奠以酒脯可也。
若妄行望祀。合聚偫小。
喧呼鼓乐。非士君子所宜为。
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中唐 · 刘蕡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问。
朕闻古先哲王之理也。
元默无为。
端拱司契。
陶氓心以居简。
凝日用于不宰。
立本以厚下。
推诚而建中
繇是天人通。
阴阳和。
俗跻仁寿。
物无疵疠。
噫盛德之所臻。
夐乎其莫可及已。
三代令王。
质文迭救。
而巧伪滋炽。
风流寖微。
汉魏已降。
足徵益寡。
朕顾昧理道。
丕构。
奉若谟训。
不敢荒宁。
任贤惕厉
宵衣旰食。
讵追三五之遐轨
庶绍祖宗之鸿绪。
而心有所未达。
行有所未孚。
由中及外。
阙政斯广。
是以人不率化。
气或堙厄
灾旱竟岁。
播植愆时。
国廪罕蓄。
乏九年之储。
吏道多端。
微三载之绩。
京师诸夏之本也。
将以观理。
而豪猾踰检。
大学明教化之源也。
期于宣化。
而生徒多惰业。
列郡在乎颁条。
而干禁或未绝。
百工在乎按度。
而淫巧或未衰。
俗隳风靡。
积讹成蠹。
其择官济理也。
听人以言。
则枝叶难辨。
御下以法。
则耻格不形。
其阜财发号也。
生之寡而食之众。
烦于令而鲜于理。
思欲究此缪盭。
致之治平
兹心浩然。
若涉泉水。
故前诏有司。
博延偫彦。
伫启宿懵。
冀臻时雍。
子大夫皆识达古今。
志在康济。
造庭待问。
副朕虚怀。
必当箴主之阙。
辨政之疵。
明纲条之所紊。
稽庶富之所急。
何术斯革于前弊。
何泽斯惠于下土。
何施而理古可近。
何道而和气可充。
推之本源。
著于条对。
至若夷吾轻重之权。
孰辅于理。
严尤底定之策。
孰叶于时。
元凯之考课何先。
叔子之克平何务。
推此龟鉴。
择乎中庸。
期在洽闻。
朕将亲览。
对。
褐衣小臣蕡。
沐浴斋戒。
伏于彤庭之下。
谨顿首上言皇帝陛下。
臣诚不佞。
有匡国致君之术。
无位而不得行。
有犯颜敢谏之心。
无路而不得达。
但怀愤抑郁。
思有时而一发耳。
常欲与庶人议于道。
商旅谤于市。
得通上听。
一悟主心。
虽被妖言之罪。
无所悔焉。
况逢陛下以至德嗣兴。
以大明垂照。
询求过阙。
咨访谟猷。
下制中外。
举能直言极谏者。
臣既辱斯举。
专承大问。
敢不悉意以言。
至于上之所忌。
时之所禁。
权幸之所讳恶。
有司之所予夺。
臣愚不识。
伏惟陛下少加优容。
不使圣朝有谠直而受戮者。
乃天下之幸也。
非臣之所望也。
谨昧死以对。
伏以圣策有思先古之理。
念元默之化。
将欲通天人以济俗。
和阴阳以煦物。
见陛下慕道之深也。
臣以为哲王之理。
其则不远。
惟陛下致之之道何如耳。
伏以圣策有祇丕构而不敢荒宁。
奉若谟训而罔有怠忽。
见陛下忧劳之至也。
若夫任贤惕厉
宵衣旰食。
宜黜左右之纤佞。
进股肱之大臣。
若夫追踪三五。
绍复祖宗。
宜鉴前古之兴亡。
明当时之成败。
心有所未达。
以下情蔽而不得上通。
行有所未孚。
以上泽壅而不能下达。
欲俗之化也。
在修已以先之。
欲气之和也。
在遂性以道之。
救灾旱在致乎精诚。
广播植在视乎食力。
国廪罕蓄。
本乎冗食尚繁。
吏道多端。
本乎选用失当。
豪猾踰检。
由中外之法殊。
生徒惰业。
由学校之官废。
列郡干禁。
由授任非人。
百工淫巧。
由制度不立。
伏以圣策有择官济治之心。
阜财发号之叹。
见陛下教化之本也。
且进人以行。
则枝叶安有难辨乎。
防下以礼。
则耻格安有不形乎。
念生寡而食众。
则可罢斥。
惰游。
念令烦而理鲜。
要在察其行否。
博延偫彦。
愿陛下必纳其言。
造廷待问。
则小臣其敢爱死。
伏以圣策有求贤箴阙之言。
审政辨疵之令。
见陛下咨访之心勤也。
遂小臣屏奸豪之志。
则弊革于前。
守陛下念康济之言。
则惠敷于下。
邪正之道分。
而治古可近。
礼乐之方著。
而和气克充。
至若夷吾之法。
非皇王之权。
严尤所陈。
无最上之策。
元凯之所先。
不若唐尧考绩。
叔子之所务。
不若虞舜舞干。
且俱非大德之中庸。
未可为上圣之龟鉴。
又何足为陛下道之哉。
或有以系安危之机。
兆存亡之变者。
臣请披沥肝胆。
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臣前所言哲王之理。
其则不远者。
在陛下慎思之。
力行之。
始终不懈而已。
臣谨按春秋。
元者气之始也。
春者岁之始也。
春秋以元加于岁。
以春加于正。
明王者当奉若天道。
以谨其始也。
又举时以终岁。
举月以终时。
春秋虽无事必书。
首月以存时。
明王者当奉若天道。
以谨其终也。
王者动作。
始终必法于天者。
以其运行不息也。
陛下既能谨其始。
又能谨其终。
懋而修之。
勤而行之。
则可以执契而居简。
无为而不宰矣。
广立本之大业。
建中之盛德矣。
又安有三代循环之弊。
而为巧伪滋炽之渐乎。
臣故曰惟陛下致之之道何如耳。
臣前所谓若夫任贤惕厉
宵衣旰食。
宜黜左右之纤佞。
进股肱之大臣。
实以陛下诚忧劳之至也。
臣闻不宜忧而忧者国必衰。
宜忧而不忧者国必危。
今陛下不以家国存亡之计。
社稷安危之策。
而降于清问。
臣未知陛下以为布衣之臣。
不足与定大计耶。
或万几之勤。
而圣虑有所未至也。
不然。
何宜忧者而不先忧乎。
臣以为陛下之所虑者。
宜先忧宫闱将变。
社稷将危。
天下将倾。
内将乱。
此四者乃国家已然之兆。
故臣谓圣虑宜先及之。
夫帝业既艰难而成之。
胡可容易而守之。
太祖肇其基。
高祖勤其绩。
太宗定其业。
元宗继其明。
至于陛下。
二百有馀载矣。
其间明圣相因。
扰乱继作。
未有不委用贤士。
亲近正人。
而能绍兴徽烈者也。
或一日不念。
则颠覆大器。
宗庙之耻。
万古为恨。
臣谨按春秋。
人君之道。
在体元以居正。
董仲舒汉武帝言之略矣。
其所未尽者。
臣得为陛下备而陈之。
夫继故必书即位。
所以正其始也。
终必书所终之地。
所以正其终也。
故君者。
所发必正言
所履必正道。
所居必正位。
所近必正人。
臣又按春秋。
阍寺弑吴子馀祭
书其名。
春秋讥其疏远贤士。
昵近刑人。
有不君之道矣。
伏惟陛下思祖宗开国之勤。
念春秋继故之戒。
将明法度之端。
则发正言而履正道。
将杜篡弑之渐。
则居正位而近正人。
远刀锯之残。
亲骨鲠之直。
辅臣得以专其任。
庶寮得以守其官。
何以亵近五六人。
总天下之大政。
外专陛下之命。
内窃陛下之权。
威摄朝廷。
势倾海内。
偫臣莫敢指其状。
天子不得制其心。
祸稔萧墙。
奸生帷幄。
臣恐曹节侯览
复生于今日矣。
宫闱之所以将变也。
臣谨按春秋。
鲁定公元年春
王不书正月者。
春秋以为先君不得正其终。
则后君不得正其始。
故曰定无正也。
今忠贤无腹心之寄。
阍寺专废立之权。
陷先帝不得正其终。
致陛下不得正其始。
况皇储未建。
郊祀未修。
将相之职不归。
名分之宜不定。
此社稷之所以将危也。
臣谨按春秋。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春秋之义。
两下相杀不书。
而此书者。
重其尊王命也。
夫天之所授者在君。
君之所操者在命。
操其命而失之者。
是不君也。
侵其命而专之者。
是不臣也。
君不君。
臣不臣。
此天下所以将倾也。
臣谨按春秋。
晋赵鞅晋阳之兵叛入于晋。
书其归者。
以其能逐君侧之恶人。
以安其君。
故春秋善之。
今威柄陵夷。
藩臣跋扈。
或有不达人臣之
首乱者以安君为名。
不究春秋之微。
称兵者以逐恶为义。
则政刑不由乎天子。
征伐必自于诸侯。
此海内所以将乱也。
樊哙排闼而雪涕。
袁盎当车以抗词。
京房发愤以殒身。
窦武不顾而毕命。
此陛下皆明知之耳。
臣谨按春秋。
晋狐射姑阳处父
襄公杀之者。
以其君漏言也。
襄公不能固阴重之机。
处父所以及戕贼之祸。
故春秋非之。
夫上漏其情。
则下不敢尽意。
上泄其事。
则下不敢尽言。
故传有造膝诡词之文。
易有失身害成之戒。
今公卿大臣。
非不欲为陛下言之。
虑陛下必不能用之。
陛下既忽之而不用。
必泄其言。
臣下既言之而不行。
必婴其祸。
适足以钳直臣之口。
而重奸臣之威。
是以欲尽其言。
则有失身之惧。
欲尽其意。
则有害成之忧。
故低徊郁塞。
以俟陛下感悟。
然后尽其启沃耳。
陛下何不以听朝之馀。
明御便殿。
召当时贤相。
与旧德老臣。
访持变安危之谋。
求定倾救乱之术。
阴邪之路。
屏亵狎之臣。
制侵陵迫胁之心。
复门户扫除之役。
戒其所宜戒。
忧其所宜忧。
既不得理于前。
当理于后。
不得正其始。
当正其终。
则可以虔奉典谟。
克承丕构。
终任贤之效。
无旰食之忧矣。
臣前所谓若夫追踪三五。
绍复祖宗。
宜鉴前古之兴亡。
明当时之成败者。
臣闻尧舜之为君而天下大理者。
以其能任九官四岳十二牧。
不失其举。
不二其业。
不侵其职。
居官惟其能。
左右惟其贤。
元凯在下。
虽微而必举。
四凶在朝。
虽强而必诛。
考其安危。
明其取舍。
至秦之二代。
汉之元成。
咸愿措国如唐虞。
致身如尧舜
而终败亡者。
以其不见安危之机。
不明取舍之道。
不任大臣。
不辨奸人。
不亲忠良。
不远谗佞。
伏愿陛下察唐虞之所以兴。
而景行于前。
鉴秦汉之所以亡。
而戒惧于后。
陛下无谓庙堂无贤相。
庶官无贤士。
今纲纪未绝。
典刑犹在。
人谁不欲致身为王臣。
致时为升平。
陛下何忽而不用之邪。
又有居官非其能。
左右非其贤。
其恶如四凶。
其诈如赵高
其奸如恭显者。
陛下又何惮而不去之邪。
神器固有归。
天命固有分。
祖宗固有灵。
忠臣固有心。
陛下其念之哉。
昔秦之亡也。
失于强暴。
汉之亡也。
失于微弱。
强暴则贼臣畏死而害上。
微弱则奸臣擅权而震主。
臣伏见敬宗皇帝不虞亡秦之祸。
不剪其萌。
伏惟陛下深轸亡汉之忧。
以杜其渐。
则祖宗之鸿绪可绍。
三五之遐轨可追矣。
臣前所谓陛下心有所未达。
以下情塞而不得上通。
行有所未孚。
以上泽壅而不得下浃者。
且百姓有涂炭之苦。
陛下无由而知。
则陛下有子惠之心。
百姓无由而信。
臣谨按春秋。
书梁亡不书取者。
梁自亡也。
以其思虑昏而耳目塞。
上出恶政。
人为寇盗。
皆不知其所以然。
以其自取灭亡也。
臣闻国君之所以尊者。
重其社稷也。
社稷之所以重者。
存其百姓也。
苟百姓之不存。
则虽社稷不得固其重。
苟社稷不重。
则虽国君不得保其尊。
故理天下者。
不可不知百姓之情也。
夫百姓者。
陛下之赤子。
陛下宜命慈仁者亲之育之。
如保傅焉。
如乳哺焉。
如师之教导焉。
故人之于上也。
敬之如神明。
爱之如父母。
今或不然。
陛下亲近贵倖。
分曹建署。
补除卒吏。
召致宾客
因其货贿。
假其气势。
大者统藩方。
小者为牧守。
居上无清惠之政。
而有饕餮之害。
居下无忠诚之
而有奸欺之罪。
故人之于上也。
畏之如豺狼。
恶之如雠敌。
今四海困穷。
处处流散。
饥者不得食。
寒者不得衣。
鳏寡孤独者不得存。
老幼疾病者不得养。
加以国权兵柄。
专在左右。
贪臣聚敛以固宠。
奸吏夤缘而弄法。
冤痛之声。
上达于九天。
下入于九泉。
鬼神为之怨怒。
阴阳为之愆错。
君门九重。
而不得告䜣。
士人无所归化
百姓无所归命。
官乱人贫。
盗贼并起。
土崩之势。
忧在旦夕。
即不幸因之以师旅。
继之以凶荒。
臣以谓陈胜吴广
不独生于秦。
赤眉黄巾
不独生于汉。
臣所以为陛下发愤扼腕。
痛心泣血也。
如此则百姓有涂炭之苦。
陛下何由而知之乎。
子惠之心。
百姓安得而信之乎。
致使陛下行有所未孚。
心有所未达者。
固其然也。
臣闻昔汉元帝即位之初。
更制七十馀事。
其心甚诚。
其称甚美。
然纪纲日紊。
国祚日衰。
奸凶日强。
黎元日困者。
以其不能择贤明而任之。
失其操柄也。
自陛下御宇。
忧勤兆庶。
屡降德音。
四海之内。
莫不抗首而长息
自喜复生于死亡之中也。
伏愿陛下慎终如始。
以塞万方之望。
诚宜揭国权以归其相。
持兵柄以归其将。
去贪臣聚敛之政。
除奸吏夤缘之害。
惟忠贤是近。
惟正直是用。
内宠便辟。
无所听焉。
选清慎之官。
择仁惠之长。
毓之以利。
煦之以和。
教之以孝慈。
导之以德义。
去耳目之塞。
通上下之情。
俾万国欢康。
兆人苏息。
则心无所不达。
而信无所不孚矣。
臣所言欲人之化也。
在修己以先之者。
臣闻德以修己。
教以导人。
修己也。
则人不劝而自至。
导人也。
则人敦行而率从。
是以君子欲政之必行也。
故以身先之。
欲人之从化也。
故以道御之。
今陛下先之以身。
而政未必行。
御之以道。
而人未从化
岂不以立教之旨。
未尽其方耶。
夫立教之方。
在乎君以明制之。
臣以忠行之。
君以知人为明。
臣以匡时为忠。
知人则任贤而去邪。
匡时则固本而守法。
贤不任则重赏不足以劝善。
邪不去则严刑不足以禁非。
本不固则人流。
法不守则政散。
而欲教之使必至。
化之使必行。
不可得也。
陛下能斥奸邪不私其左右。
举贤正不遗其疏远。
则化洽于朝廷矣。
爱人以敦本。
分职而奉法。
修其身以及其人。
始于中而成于外。
则化行于天下矣。
臣前所谓欲气之和也。
在遂性以导之者。
当纳人于仁寿也。
夫欲人之仁寿也。
在乎立制度。
修教化。
夫制度立则财用省。
财用省则赋敛轻。
赋敛轻则人富矣。
教化修则争竞
争竞则刑罚清。
刑罚清则人安矣。
既富则仁义兴焉。
既安则寿考生焉。
仁寿之心感于下。
和平之气应于上。
故灾害不作。
休祥荐臻。
四方底宁。
万物咸遂矣。
臣前所言救灾旱在致乎精诚者。
臣谨按春秋。
鲁僖公一年之中。
三书不雨者。
以其人君有恤人之志也。
鲁文公三年之中。
一书不雨者。
以其人君无恤人之心也。
故僖致精诚而不害物。
文无悯恤而变成灾。
陛下诚能有恤人之心。
则无成灾之变矣。
臣前所言广播植在视乎食力者。
臣谨按春秋。
君人者必时视人之所勤。
人勤于力则功筑罕。
人勤于财则贡赋少。
人勤于食则百事废。
今财食与人力皆勤矣。
愿陛下废百事之用。
广三时之务。
则播植不愆矣。
臣前所谓国廪罕蓄。
本乎冗食尚繁者。
臣谨按春秋。
臧孙辰告籴于齐。
春秋讥其国无九年之蓄。
一年不登而百姓饥。
臣愿斥游惰之徒以督其耕植。
省不急之务以赡其黎元。
则廪蓄不乏矣。
臣前所言吏道多端。
本乎选用失当者。
由国家取人不尽其材。
任人不明其要故也。
今陛下之用人也。
求其声而不求其实。
故人之趋进也。
务其末而不务其本。
臣愿覈考课之实。
定迁序之制。
则多端之吏道矣。
臣前所言豪猾踰检。
由中外之法殊者。
以其官禁不一也。
臣谨按春秋。
齐桓公盟诸侯不书日。
邱之盟特以日者。
美其能宣天子之禁。
率奉王官之法。
故春秋备而书之。
夫官者五帝三王之所建也。
法者高祖太宗之所制也。
法宜画一。
官宜正名。
今又分外官中官之员。
立南司北司之局。
或犯禁于南。
则亡命于北。
或正刑于外。
则破律于中。
法出多门。
人无所措。
实由兵农势异。
而中外法殊也。
臣闻古者因井田以制军职
间农事以修武备。
提封约卒乘之数。
命将在公卿之列。
故兵农一致。
而文武同方。
可以保乂邦家。
式遏乱略。
太宗皇帝肇建邦典。
亦置府兵。
台省军卫。
文武参掌。
居闲岁则櫜弓力穑。
将有事则释耒戈。
所以修复古制。
不废旧物。
今则不然。
夏官不知兵籍。
止于奉朝请
大将不主兵事。
止于养勋阶。
军容合中官之政。
戎律附内臣之职。
首一戴武弁
嫉文职如仇雠。
足一蹈军门。
视农夫如草芥。
谋不足以剪除奸凶。
而诈足以抑扬威福。
勇不足以镇卫社稷。
而暴足以侵轶里闾。
羁绁藩臣
干陵宰辅。
隳裂王度
汨乱朝经。
张武夫之威。
上以制君父。
假天子之命。
下以驭英豪。
有藏奸观衅之心。
无仗节死难之义。
岂先王经文纬武之旨耶。
臣愿陛下贯文武之道。
均兵农之功。
正贵贱之名。
一中外之法。
还军伍之职。
修省署之官。
近崇贞观之规。
远复成周之制。
自邦畿以刑于万国。
始天子而达于诸侯。
则可以制豪猾之强。
而无踰检之患矣。
臣前所言生徒惰业。
由学校之官废者。
盖以国家贵其禄而贱其能。
先其事而后其行。
故庶官乏通经之学。
诸生无修业之心矣。
臣前所言列郡干禁。
由授任非人者。
臣以为刺史之任。
理乱之根本系焉。
朝廷之法制在焉。
权可以抑豪猾。
恩可以惠孤寡。
强可以禦奸寇。
政可以移风俗。
将校有曾经战阵。
功臣子弟。
各请随宜酬赏。
如无理人之术者。
不当任此官。
则绝干禁之患矣。
臣前所言百工淫巧。
由制度不立者。
臣请以官位禄秩。
制其器用车服。
禁以金银珠玉。
锦绣雕镂。
不蓄于私室。
则无荡心之巧矣。
臣前所言辨枝叶者。
在考言以询行也。
臣前所言形于耻格者。
在道德而齐礼也。
臣前所谓念生寡而食众。
可罢斥游惰者。
已备之于前矣。
臣前所谓令烦而理鲜。
要在察其行否者。
臣闻号令者。
乃理国之具也。
君审而出之。
臣奉而行之。
或亏益止留。
罪在不赦。
今陛下令烦而理鲜。
得非持之者为所蔽欺乎。
臣前所言博延偫彦。
愿陛下必纳其言。
造庭待问。
则小臣岂敢爱死者。
臣闻晁错为汉昼削诸侯之策。
非不知其祸之将至也。
忠臣之心。
壮夫之
苟利社稷。
死无悔焉。
今臣非不知言发而祸应。
计行而身戮。
盖所以痛社稷之危。
哀生人之困。
岂忍姑息时忌。
窃陛下一命之宠哉。
昔龙逢死而启殷。
比干死而启周。
韩非死而启汉。
陈蕃死而启魏。
今臣之来也。
有司或不敢荐臣之言。
陛下又无以察臣之心。
退必受戮于权臣之手。
臣幸得从四子游于地下。
固臣之愿也。
所不知杀臣者。
臣死之后。
将孰为启之哉。
至于人主之阙。
政教之疵。
前日之弊。
臣既言之矣。
若乃流下土之惠。
修近古之治。
而致和平者。
在陛下行之而已。
然上之所陈者。
实以臣亲承圣问。
敢不条对。
虽臣之愚。
以为未及教化之大端。
皇王之要道。
伏惟陛下事天地以教人敬。
奉宗庙以教人孝。
养高年以教人悌。
育百姓以教人慈
调元气以煦育。
扇太和于仁寿。
可以逍遥而无为。
端拱而成化。
至若念陶钧之道。
在择宰相而任之。
使权造化之柄。
保定之功。
在择将帅而任之。
使修阃外之寄。
念百度之求正。
在择庶官而任之。
使专职业之守。
念万姓之愁痛。
在择长吏而任之。
使明惠养之术。
自然言足以为天下教。
动足以为天下法。
仁足以劝善。
义足以禁
又何必宵衣旰食。
劳神惕虑。
然后以致其理哉。
谨对。
民臣礼议同安作)1155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四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礼不难行于上,而欲其行于下者难也。
盖朝廷之上典章明具,又自尚书省礼部尚书侍郎以下至郎吏数十人,太常寺卿、少以下至博士、掌故又数十人,每一举事,则案故事施行之。
而此数十人者,又相与聚而谋之,于其器币牢醴,共之受之,皆有常制。
其降登执事之人,于其容节又皆习熟见闻,无所违失。
一有不当,则又有谏官、御史援据古今而质正之。
此所谓不难行于上者也。
惟州县之间,士大夫、庶民之家,礼之不可已而欲行之,则其势可谓难矣。
总之,得其所以不合者五,必欲举而正之,则亦有五说焉。
盖今上下所共承用者,《政和五礼》也。
其书虽尝班布,然与律令同藏于理官,吏之从事于法理之间者,多一切俗吏,不足以知其说,长民者又不能以时布宣,使通于下,甚者至或并其书而亡之,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一也。
书脱幸而存者,亦以上下相承,沿习苟简,平时既莫之习,临事则骤而学焉,是以设张多所谬盭,朝廷又无以督察绳纠之,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二也。
祭器尝经政和改制,尽取古器物之存于今者以为法。
今郊庙所用,则其制也。
而州县专取聂氏《三礼》制度,丑怪不经,非复古制。
政和所定未尝颁降,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三也。
州县惟三献官有祭服,其分献执事陪位者皆常服也。
古今杂揉,雅俗不辨。
而县邑直用常服,不应礼典,此礼之所以不合者四也。
又《五礼》之书,当时修纂出于众手,其间亦有前后自相矛盾及疏略不备处,是以其事难尽从。
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五也。
礼之所以不合者五,必将举而正之,则亦有五说焉。
曰礼之施于朝廷者,州县士民无以与知为也,而尽颁之,则传者苦其多,习者患其博,而莫能穷也。
故莫若取自州县官民所应用者,参以近制,别加纂录,号曰《绍兴纂次政和民臣礼略》,锓板模印而颁行之。
州县各为三通(一通于守令厅事,一通于学,一通于名山寺观。),皆椟藏之,守视司察,体如诏书。
而民庶所用,则又使州县自锓之板,正岁则摹而揭之市井村落,使通知之,则可以永久矣。
此一说也。
礼书既班,则又当使州县择士人之笃厚好礼者讲诵其说,习其颂礼。
州县各为若干人,廪之于学,名曰「治礼」。
每将举事,则使教焉。
又诏监司提学司者,察其奉行不如法者,举绳治之。
此二说也。
祭器不一,郡县所用至广(诸祭唯释奠从祀所用器物为多,当约此数为定,一州一县必具之。),难以悉从朝廷给也。
但每事给一,以为准式,付之州郡,椟藏于太守厅事,使以其制为之,以给州用,以赋诸县(或恐州县自造,不能齐同,即赋钱于州县,各为若干,诣行在所属制造。)
其器物用者自为一库,别置主典与所椟藏者。
守令到罢,举以相付,书之印纸,以重其事礼书礼服并用此法。)
此三说也。
祭服则当准政和礼,州县三献、分献、执事、赞祝、陪位之服,举其所有者,议其所无者补之,使皆为古礼服(释奠分献之属皆用士人,馀祭用人吏,当殊其制。)
制造颁降如祭器法。
此四说也。
礼书之不备者(熹尝考释奠仪之失,今别出之。),更加详考,釐而正之,仍为图其班序、陈设、行事、升降之所,事为一图,与书通班之(守视如书法。),则见者晓然矣。
此五说也。
夫礼之所以不合者如此,必将举而正之,其说又如此,亦可谓明白而易知矣。
而世未有议之者,则以苟简之俗胜而莫致意焉故也。
是其所以每难也。
愚故曰,礼不难行于上,而欲其行于下者难也。
故述斯议,以为有能举而行之,则庶乎其有补焉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九。又见《群书考索》别集卷一四,《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一二。)
每:《正讹》据《仪礼经传通解》改为「为」。
乞增三人种植应办礼料奏乾道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南宋 · 王瀹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二、《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九四(第一册第六三四页)
岁中祠祀礼料,临安府应办牲用、醯醢、酒齐,籍田司供备粢盛、蔬菜、果实。
昨自籍田司权罢,并令本寺官掌之。
所有种植供应礼料甲头元以十人为额,皆用仁和钱塘县纳料谙练农事之人,免中下等行役差科,无他请给。
既权罢籍田司,减甲头七人,而是年王普请益粢盛礼料三倍,岁中九十馀祭,近又复岳镇、海渎等九祭,所用礼料愈多,人力不胜。
乞量增三人种植应办。
九里庙记 南宋 · 张侃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四、《拙轩集》卷六
予官金台近一年,居民市楮镪,诣九里庙膜拜,因问之。
民曰:九里庙神二人。
初,兄结屋百间,弟浚井百口。
屋、井甫就,互指其数,兄数井累日,而缺其一。
弟居在前,兄居在后,其所缺之井,今在前殿座下。
又曰庙有「呜呼吴延陵季子之庙墓」十字碑。
又曰井散在九里间,旧名废井,昔有人携妻谒神,妻坠妆饰于井,夫裸而入,出则两股烂熟。
井间有沸者,其灵异如此,某等岁一诣焉。
予叹曰:神怪茫渺,圣人罕言。
《传》称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季札弃其室而耕,卒以命授弟馀祭
故当时嘉之义,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
今曰数井不全其数,而位居于兄前,其说妄矣。
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当时视其国如敝屣」。
岂殁而祀于所封之地,以区区祸福惊动愚民?
其说又妄矣。
史称孔子未尝游江南延陵十字碑,或云非孔子笔,今常、润所祠之地俱植焉。
世既远,予亦不得而考。
东坡云:所闻汤泉七,皆弃于穷山之中,山僧野人之所浴,麋鹿猿猱之所饮。
今废井即汤泉也,既不能澡雪人之精神,而乃麋烂人之皮肉,恐非季子本心。
韩退之《罗池碑》云:「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
季札亦如此,则与当时弃其室而耕异矣。
予详其事,书以遗居民毋堕流俗浅见,当思季子辞逊之风,功德及邦者深,除其妄而正之云。
清明日山谷过家上冢二诗韵寄仲常家兄 其二 丙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二
柳州昔迁谪,寒食念先垄。
我今复何为,不见宰木拱
四年三公车,菽水何以奉。
强为负米游,乃负见星痛。
念温对床被,三度归亦勇。
往来三千里,颇畏海浪汹。
深悔去其乡,轻易少持重。
羡兄上冢归,乡味馀祭供。
治说三 说祭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二、《都官集》卷七
说曰:鹰獭犹知祭,可以人而不知祭乎?
然祭之不以礼,鹰獭之道也。
先王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然后天下莫敢不事上。
天子祀七世,诸侯祀五世,而民无有遗其亲。
故《记》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祀享之礼,人皆有之。
圣人为能享帝,孝子为能享亲。
孔子曰,我「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斯之谓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记》曰:「周公其达孝矣乎」。
周公之郊禘未有非礼也。
周衰,天子诸侯坏法纪,不郊,用致夫人逆祀,天下之礼盖纷然矣。
秦亡,汉因俗儒,不明先王之法,九天八神群畤之属,岁率四百馀祭
天子之庙满天下,月游更衣,园陵殿寝尝以百数,其文岂足道耶!
后世卒不可复,甚而有妃后之献、斋娘之奠,为亵渎天地之道。
呜呼,神其享乎!
由是观之,郊禘之礼杂然,无复治导民识上下之别。
此陛下正千载之失礼,全一代之孝恭,前王无以比其隆,而后世守其法矣。
臣愚不佞,故为《祭说》。
城东作 宋 · 孔平仲
 押尤韵
九江虽侨寓,城东乃松楸。
泉府固劳冗,十日得一休。
朝出暮可还,驾言循故丘。
雨洗川原净,鸟啼岩谷幽。
白杨吟悲风,涧水咽长流。
江西走浊浪,中有蛟鼍豫章本作龙)游。
可望不可涉,裴徊倚山陬。
眈眈林间鸲(明抄本、豫章本作鸱),岁老爪如钩。
飞下啄馀祭,肉食惟自谋。
丰景庚午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瓯北集卷五十二
岁朝春果大丰年,四野欢声遍陌阡。
米价顿轻几减半,人情爱好不求全。
墓少乞墦馀祭肉,村多赛社沸神弦。
只嫌谷贱伤农处,卖到街头不值钱(米贵时斗三四百文,今百七八十文)